笔趣阁>王朝的腐朽> 第二十一章 郑庄公一 多行不义必自毙

第二十一章 郑庄公一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郑庄公,郑国第三任国君,郑武公之子,名寤生,在位四十三年。

郑庄公即位之后,与他的祖父郑桓公、父亲郑武公一样都担任周朝的卿士。

郑国在春秋之初,因为护卫平王有功,再加之三代国君在周朝担任要职,且励精图治,在诸侯国中强大了起来。

庄公延续了郑桓公、郑武公时重用商人的政策,利用郑国地处中原,与各诸侯国接壤的地利优势,使郑国的商业得到大力发展。

而由于郑庄公在周王都担任卿士,使得郑国在与诸侯国发生纷争,往往可以借助周天子的名义。

但就在庄公继续他的宏图大业,郑国内部却是有着一股不安定的因素。

庄公的弟弟叔段,仗着武姜的宠爱和庄公的放纵,不仅占据着远超郑国国都规模的京邑,还私自制造兵器铠甲,更是擅自将郑国的边邑纳入自己的管辖。

当时的郑国大夫祭仲就多次劝谏庄公,要提防叔段,庄公却说,不义的事情做多了,必将祸及自身。

庄公二十二年,庄公的弟弟叔段在京邑发动叛乱,打算攻打郑国国都,其母武姜更是在城内为他做内应。

不过,叔段的反叛之举早就在郑庄公的耳目监视之下,在得到了叔段叛乱的准确日期之后,庄公便派弟弟公子吕发兵攻打京邑。

叔段不敌,逃到了鄢邑,庄公又派兵攻打鄢邑,叔段还是不敌,逃到了共国。

这就是着名的‘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典故,语出《左传·隐公元年》

庄公在平定了叛乱之后,就把武姜安排在了城颖,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可是仅仅过了一年多,庄公就后悔了,后来在颖考叔的建议下掘地见母。

庄公平定了国内的动乱之后,继续发展郑国的国力,对外与宋、卫多有交战,与齐、鲁结成盟约,为郑国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相关阅读: 王朝的兴衰不在天命解读王朝王朝的覆灭让我们明白朝廷的腐朽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王朝 dynasties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腐朽的封建王朝王朝的腐朽 立日耳王朝的终结王朝腐朽王朝的束缚王朝腐朽最终倒闭最腐朽的王朝王朝的覆灭王朝的崩溃王朝的毁灭腐朽的朝代王朝腐朽先是官吏王朝的更迭覆灭王朝的命运王朝的可怜腐朽国王是什么王朝的兴亡中王朝的废墟微博王朝的废墟是谁王朝的衰败